发布者:本站 发布时间:2024-01-12
中国人的饮食最讲究时节。古人曾说过:“所谓四时之序,成功者退,精华已竭,褰裳去之也。”春雷笋出、夏迎莲香、秋来蟹痒、冬雪蔬甜,一年四季,每季都有属于它们的好味。秋冬时节正是进补的好时候,在中国素来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因此在进补这件重要的事情上可不能少了鸡的身影。
在我国,虽然说无鸡不成宴,但能够实现吃鸡自由,却经历过漫长岁月。“鸡”这味食材在古时是珍贵之物,在中国的发展也体现了每个时代不同的特点。
首先,鸡的家养起源时间和地点,大家就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推断。据我国考古专家在对位于中国河北省武安市磁山古遗址内发现的鸡骨,进行研究和鉴定后,提出了世界家鸡的驯养历史约在 8000 年前。在《周礼·春官》 就有记载:“掌共(供)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賜;凡国之大宾客,会同军旅丧纪,亦如之;凡国事为期,则告以时。”
“雄鸡一唱天下白”,在从前,鸡是报时的工具。但在周朝早年,鸡也是一种珍贵的祭品。
在《周礼·天官冢宰·司马》中记载,就已经有关于鸡的养殖和管理的记载。那时人们生活中的报时主要是靠鸡,还有专门伺候鸡的官职,叫做“鸡人”。古代的天文著作《春秋运斗枢》中记录下了这种类似于“通天”的报时功能,说到“玉衡星散为鸡”,即古人认为鸡是星宿下凡。而周朝重礼,常有祭祀活动,每当大祭祀的场合中,便会用到“鸡彝”,即刻画有鸡形图饰的酒樽,后来慢慢地演变为用鸡,不过那时候也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尝到一口鸡的美味,普通老百姓可是吃不到鸡肉的。如在贵州等地,一直有养斗鸡的优良传统。
由此可见,古人对鸡的研究主要包括饲养、繁殖、品种、习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到:“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论语》也有类似的描述:“杀鸡为黍而食之。”在《越绝书》中也记载:“娄门外鸡坡墟,故吴王所蓄鸡,使李保养之,去县二十里。”
在我国古代书籍中,我们的祖先在春秋时代就实现了大规模的养鸡场,而大规模养鸡场的出现,对于实现人人都能享用鸡肉的美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不过,到了秦汉时期,老百姓要想吃鸡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据史料记载,当时,一只鸡的价格为36 钱,根据这个标准,秦汉五口之家的年余钱只能购买 28 只鸡。而汉代的书佐每月只有 360 钱的收入,如果他们将整个月的工资用来购买鸡,也只能买到 10 只。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吃鸡就是一件难得的享受,往往只能在重大节日才能才能品尝到。
当然,随着生产力和养鸡技术的不断进步,鸡逐渐成为了家禽。南北朝时期,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术》中说到提倡圈养鸡的饲养方式,即把生鸡关起来,目的在于减少鸡的消耗,增加鸡的产量。这才使得美味的鸡肉可以出现在百姓饭桌上。
唐朝诗人孟浩然曾写道:“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宋代文人陆游也有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些诗句赞美了农家的丰盛产物,也体现了以鸡肉就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
到了宋朝,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普通百姓吃到鸡肉已不成问题,因而涌现出许多“吃鸡”文学。几百年后的清朝,综合实力又都有了极大提升,饮食也渐渐有了奢靡之风,除了本土食材,也有外国食材的输入,关于鸡肉的做法也多了许多花样。
如今,人们吃鸡变成了一种非常容易的事情,吃鸡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饮食方式。人们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鸡肉制品,如炸鸡、烤鸡、烧烤鸡、蒸鸡等等,各种各样的鸡肴,应有尽有。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四川人而言,棒棒鸡却是众多吃鸡方式中最受人欢迎的一道美食,也是作为非遗技艺传承的一种吃鸡方式。据悉,第四代传承人周仕英与第五代传承人李良峰联手创立的“棒棒鸡传奇”这一品牌是唯一官方认可的非遗技艺传承下来的棒棒鸡,为将这非遗技艺传承下去,目前正在寻找第六代、第七代传承人,将美食制作技艺延续与传承,这种匠心守候也是值得我们去推广和传播,我们也期待后面的传承人能够将这种精神、这种技艺延续下去,让我们四川的吃鸡文化传遍全国。